找到相关内容371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自他交换对治烦恼的三种修法

    在各方面都高人一等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我不惜用争吵、欺诈、造谣等各种不法手段,巧取豪夺,使自己广受恭敬、赞叹、利养,而使他远远落在低下者的悲惨处境。   大家对这种修法不要有任何疑惑心。虽然说作为...

    寂天菩萨造颂 堪布索达吉传讲

    |自他交换|菩提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2/1136097034.html
  • 赞戒论浅释(二)

    相续无有出离心、菩提心等清净种子,所以必将犹如水车之轮、瓶中之蜂一样始终接连不断地流转于六道险地之中、漂泊于轮回恶趣之处。其因为:在他人面前进行欺诈诱骗,肆意贪执欲妙及世间八法、具有贪心、卑鄙劣行的...

    托噶如意宝著 堪布索达吉译

    |赞戒论浅释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3/1326208447.html
  • 修行百颂-俗世修行的101个忠告

    除了墓地,身体没有其他归宿。在墓地里,它将被焚化,被埋葬,或被用来喂养鸟禽。   受到最无用的动机的驱使,我们投入商场,与对手竞争,毫不犹豫的撒谎欺诈每一个人,使我们在追求无用目标的同时,增添了恶业...

    帕当巴桑杰开示 顶果钦哲法王 释

    |顶果钦哲仁波切|修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2/2244399936.html
  • 劝大众勿造口业

      欺诈迷惑众,常无有至诚,心口所作行,令身受罪深。  若生地狱中,铁钩钩舌出,烊铜灌其口,昼夜不解休。  若当生为人,口气常腥臭,人见便不喜,无有和悦欢。  常遇县官事,为人所讥论,遭逢众厄难,心意...

    昙影法师编著

    |口业|恶口|三宝|女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4/11110523253.html
  • 辨法法性论讲记(5)

    了知业的自性,而是根据卖药者当时的造作思心所来判断语业的善恶差别。卖药者是以一种欺诈的动机说出此话,显示业的善恶性的识唯一是卖药者自相续的不共法。虽然以卖药者外在的语言表示作增上缘,让病人产生显现声音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辨法法性论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2/12590932433.html
  • 《集量论》略解(十)A

    也就是说,我这破法是可以的。“以先有执无质碍故为常,今但由宗以说过难。”这句长行中的“但”,作“特”讲。这个“但”一般作:只;有时候还作徒然讲;有时候还作欺诈讲,这里是作“特”讲。因为先有声论派执“声常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54538358.html
  • 入因明学阶梯

    就无过可寻。当然主要的意义既是无欺诈的,在一般的事理上也必然是非欺诳的了。   教正法所包括的内容,概括说来,有两个方面,即生于人、天的增上生位,以及获得解脱和一切智的决定胜地位及其方法。   复...产生(命题的后陈)(宗)。是从串习大悲心等之原因而生故(因)。能仁(命题的前陈)是希求解脱者的救护者,将通晓的对他人演说:亦由于具备现行精进达到彻底的通晓故。对追求解脱者完善地成立非欺诈的量,是为了...

    波米·强巴洛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61938393.html
  • 藏传因明学(八)

    自他的理论都有较好的学习。  进行辩论的美德:态度明朗,语言温和悦耳,不射出诋毁对方的词箭,引证及理路都须清楚锐利,不疲沓、不骄傲,没有抛弃理路的欺诈与爱憎,对自他的意义和教都须尊重等。  进行辩论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63638412.html
  • 人无我论

    中集谛所摄三毒烦恼中的痴,十二因缘所示生死苦果之第一因无明,即主要指不知诸法无我的真实而持我见、我执。   我见我执为万病之根,不难从心理分析、社会问题研究中发现。人们因何杀盗抢掠、贪淫欺诈、...

    佛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90338933.html
  • 佛教经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语言特色

    rdquo;自动上门,遂将富贾包围,富贾举弓一发,五百强盗中箭求饶,富贾即现佛身,说理度此五百强盗皆受五戒。又如《笃信品》中,佛到江边度五百余刚强欺诈人家,村人闻法并不信受,佛便化一人从江对岸行走水上...

    丁敏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4039475.html